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、经济社会逐步恢复,**中央作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在抗击疫情“上半场”,中国制造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对于“下半场”如何保经济目标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中国制造仍被寄予厚望。中国制造缘何能在全球“抗疫”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?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,中国制造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思考?不妨从中国客车制造业说起。驰援武汉:**批抵达火神山、雷神山的负压救护车2月5日凌晨,河南郑州宇通专用车生产厂区,一座车间里的灯还亮着。生产**,10辆崭新的负压救护车一字排开,正在接受**一道工序。安静的夜晚,只有匆忙的脚步声仿佛在提醒,这里正在打一场硬仗。500公里外的武汉,另一场战争也在进行。几个小时前火神山医院收治了首批患者,几个小时后雷神山医院也将具备交付条件。接下来的每一个24小时,患者都将被不间断转运到这里,此时最紧缺的便是负压救护车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宇通接到工信部任务,要求紧急生产一批负压救护车驰援武汉。宇通随即组织复工,经过连续十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