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骨骨折的三种外固定办法锁骨坐落皮下,表浅,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,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%~10%。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。那么锁骨骨折的三种外固定办法有哪些呢?锁骨骨折患者有上肢外展跌倒或局部被**直接冲击等外伤史,伤后肩部呈现疼痛,上肢不敢活动。**片可确诊,并显示骨折移位及破坏状况。锁骨骨折的三种外固定办法具体介绍如下:1、青枝骨折多为儿童,对无移位者以“8”字纱带固定即可,对有成角畸形者,复位后仍以“8”字纱带维持对位。对有再移位倾向的较大儿童,则以“8”字石膏纱带为宜。2、成年人无移位的骨折以“8”字石膏纱带固定6~8周,并注意对石膏的塑形以防发生移位。3、有移位的骨折均应在局部**下先行方法复位,之后再施以“8”字石膏固定,其操作要领如下:患者端坐,双手叉腰挺胸、仰首及双肩后伸。术者立于患者后方,双手持住患者双肩前外侧处(或双肘外侧)朝后上方用力,使其仰伸挺胸,一起用膝前部抵于患者下胸段后方形成支点,如此可使骨折取得较抱负的复位。在此基础上再行“8”字石膏纱带固定。为避免腋部血管及神经受压,于环绕石膏纱带的全过程中,帮手应在蹲位状态下用双手中指、示指呈交叉状置于患者双侧腋窝处